『觀音妙相遍人天,耳聞內照入心田,如是莊嚴三十二,不離化渡三界間。』
三月廿六日(農曆二月十九日)為觀世音菩薩佛誕日。
正好在上海閒來無事,利用這空檔前往朝拜參觀,錯開人流高峰期,於廿七日早上從上海南站搭乘8:25長途汽車,繞杭州彎經寧波市到普陀(沈家門)。路況正常時需要時間約6個小時,途中在餘姚市稍做休息用午餐;大巴士到達寧波北侖港時,車子開上渡輪,輪渡到舟山島的舟山港,上岸後車子繼續開到沈家門普陀高速汽車客運站。走出車站後可搭出租車(當時起步價人民幣9元),也可搭公交車(人民幣2元)到半升洞碼頭。由半升洞乘快艇(30人座)到普陀山客運站。出站便是普陀山的南天門景區,購買門票即可入景區。
可住宿賓館、飯店或民宿,在離峰或淡季時段其實賓館、飯店的收費不貴,吃東西不會被A錢,民宿收費看起來好像便宜,但其設備簡陋、老舊,幸運的話還會碰上停水或停電;吃飯上鄰居小飯攤,多多少少都會A你的, 鄰居小飯攤的魚貨不是小飯攤自己的,是魚販寄賣的,而且魚販還要另外顧一名銷售員負責販魚,如此層層要賺錢能A你這個一生可能只來一次的觀光客?
普陀山己失去道場的光景,淪為觀光區了;普陀山島上雖有三大古禪寺(普濟禪寺、法雨禪寺、慧濟禪寺),如果只供信眾拜拜捐公德箱(寺方人員需用大掃帚來掃信眾捐出的碎銀),那三寺其實只等於一個寺,因為所有的寺的硬體佈置千篇一律少有區別,已不再是講經論禪的地方,是把它當企業賺錢的地方。雖然昨天是觀世音菩薩的誕辰日,27、28日還是從各地來了很多朝聖香客,每一位香客看起來:虔誠、樸實、匆促(要參訪的寺太多了而趕著)、百分之九十的人看起來不富裕的,到了普陀山要門票,進入寺院大門要門票,參拜的菩薩前還擺設『公德箱』,後山還在大興土木破壞一方大自然水土的建造大寺院(皆為了賺錢?)。
遊普陀山可以這樣安排:到達的那天投宿金沙路的賓館,放好行囊後先遊紫竹林景區,南海觀音立像、西方浄苑、紫竹林禪院、觀音跳等。第二天早8:00出發由住處沿路邊的步行道,走到普濟禪寺進香參拜;出來搭公交車往法雨禪寺參拜,離開法雨禪寺後走後山路,登階梯經海天佛國崖石,直到佛頂山景區的慧濟禪寺。在要進入慧濟禪寺的路邊,有個清朝名人(董其昌)的提字『入三摩地』;董其昌是清朝康熙皇帝最喜歡、最欣賞的一位書畫文人。
離開慧濟禪寺時搭覽車下山(如此的行程安排隔天雙腿才不會發硬),到山下再搭公交車到住處(如要趕車班);或沿路散步下來可到梵音洞景區,如此可以完成普陀山一遊。
也可以先住沈家門附近的賓館,第二天一大早趕汽艇到普陀山,如此住宿、吃飯、購物皆能稱心。